![]() |
![]() |
|
中国历史年表 | ![]() |
|
元 Yuan 1271 -- 1368 |
卢挚 〔1242年一1315年),字处道,一字莘老,号疏斋,又号嵩翁,涿郡(今河北涿州市)人。二十岁左右,由诸生进身为元世祖 忽必烈的侍从之臣累迁河南路总管。大德初,授集贤学士,持宪湖南,迁江东道廉访使。复入京为翰林学士,迁承旨,贰宪燕南河北道, 晚年客寓宣城。《新元史》补入《文苑传》。 卢挚官位显达,旧学深厚,文学负有盛名。“元初,能文者曰姚(燧)、卢”;“古今体诗,则以挚与刘因为首。”临川吴澄谓其 “所作古诗类皆魏晋清言,古文出入般诰中,字字土盆瓦缶,而有三代虎皿瑚琏之器,见者莫不改观。”以上所引均见《新元史》。卢 挚尝谓:“大凡作诗,须用《三百篇》与《离骚》。言不关於世教,义不存於比兴,诗亦徒作。”又云:“清庙明堂谓之古,朱门大厦 谓之华屋可也不可谓之古;太羹玄酒,谓之古,八珍,谓之美味可也,不可谓之古。知此可与言古文之妙矣。”(《文章宗旨》)元代 徐明善谓其“凡为文尽弃古今拙陋之意,虽抽英搴藻,穷极绚粲。而化工侔巧,不失自然,兹为妙矣”《芳穀集·疏斋卢公文后集序》 其散曲与姚燧齐名,时称“姚、卢”,与散曲大家马致远、杂剧女艺人珠帘秀等相唱和。今存散曲有小令一百二十首,残小令一,皆收 入隋树森编篡的《全元散曲》。內容多是怀古唱和、寄情山林诗酒、写景咏物等作,风格与其诗文不同变典雅蕴藉为自然活泼,表现出 元前期北散曲作家清丽派的特色,对散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。贯云石评其曲“媚妩,如仙女寻春,自然笑傲”(《阳春白雪序》)。著 有《疏斋集》,明初尚存,后佚。今有李修生《卢疏斋集辑存》。 |
||||
沈醉东风·秋景 挂绝壁松枝倒倚,落残霞孤鹜齐飞。 |
珠帘秀 姓朱,排行第四,艺名珠帘秀。生卒年不详。是元代杂剧 著名的女演员在元大都(今北京)杂剧舞台上非常活跃,她 “姿容姝丽”,杂剧独步一时,驾头花旦软末泥等,悉造其妙,名公文土颇推重之,后辈称之为“朱娘娘”。珠帘秀与元曲作 家有很好的交情,诸如关汉卿、胡祗适、卢挚、冯子振、王润 秋等相互常有词曲赠答。现存小令一首、套数一套。其曲作语 言流转而自然,传情执著而纯真。曾一度在扬州献艺,后来在 杭州嫁一道士,晚景不幸。 |
|||
寿阳曲·别珠帘秀 才欢悦,早间别,痛煞煞好难割舍。画船儿载将春去也,空留下半江明月。 |
珠帘秀〖 寿阳曲·答卢疏斋〗 山无数,烟万缕,憔悴煞玉堂人物。倚蓬窗,一身儿活受苦,恨不得随大江东去。 |
|||
乐府·醉赠珠帘秀 系行舟谁遣卿卿,爱林下风姿,云外歌声。宝髻堆云,冰弦散雨,总是才情。 恰绿树南薰晚晴,险些儿羞杀啼莺。 容散邮亭,楚调将成,醉梦初醒。 |
黄钟·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 雨晴云散,满江明月。风微浪息,扁舟一叶。半夜心,三生梦,万里別,闷倚蓬窗睡些。 |
|||
正宫·黑漆弩
|
【双调】湘妃怨 西湖 |
|||
【双调】殿前欢 寿阳妆,更何须兰被借溫芳。 |
闲寻灵鹫西岩寺,冷泉亭偏费诗,看烟鬟尘外丰姿。
殿前欢·八葫芦 |
|||
癡呆呆未解三生梦,娇滴滴一撚春风。 |
酒杯浓,一葫芦春色醉山翁。 一葫芦酒压花梢重,随我奚童。 葫芦干兴不穷,谁人共,一带青山送。 乘风列子,列子乘风。 酒频沽,正花间山鸟唤提壶。 一葫芦提在花深处,任意狂疏。 一葫芦够也无,临时觑,不够重沽去。 三闾笑我,我笑三闾。 酒新酿,一葫芦春醉海棠洲。 |
|||
篆烟消宝鼎空,难成梦,孤负了莺和风。 |
一葫芦未饮香先透,俯仰糟丘。 傲人间万户侯,重酣后,梦景皆虚谬。 庄周化蝶,蝶化庄周。 酒频倾,一葫芦风味扶诗兴。 一葫芦仗挑相随定,荷插银瓶。 爱诗家阮步兵,宽沽兴,身世都休竞。 螟蛉蜾赢,蜾赢螟蛉。 |
|||
返回 下一页 | ||||
![]() |